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涂饰商情:涂料经销商注意,夏天也要准备提前过冬

涂饰商情:涂料经销商注意,夏天也要准备提前过冬

发布时间:2024-07-19 浏览数:575
摘要:自今年7月起,涂料行业的诸多头部企业已率先踏上“冬藏”筹备之旅。
即便夏日炎炎,酷暑未消,涂料行业的风向标却已悄然转变。
据涂料业内众多企业及经销商、装修人士的反馈,不少人已“未雨绸缪,资源蓄力”,提前准备迎接变化。
“提前过冬”?此言过于“危言耸听”?
此言非虚!
据涂饰商情走访南方多个项目工地,据当地相关人士介绍,非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均已按下“暂停键”,而各个涂企的材料款也迟迟不见踪影。
自今年7月起,涂料行业的诸多头部企业已率先踏上“冬藏”筹备之旅。
其策略核心聚焦于两大方面:首要之务,是暂停不回款的项目,积极开拓零售新市场,开拓新的经销商,力求通过多种措施甩掉包袱,以确保企业资金链的稳健运行,蓄积丰厚的现金流;其次,则是全方位优化成本结构,实施全链路费用缩减策略,通过降本增效的举措,显著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市场下行波动筑起坚实的防线。
为何提前准备?原因无他,很多项目听起来高大上,甲方听起来有实力,但就是迟迟不能落地,尤其是某些巨无霸企业,拖欠部分涂料企业材料款长达五年,导致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涂饰商情:涂料经销商注意,夏天也要准备提前过冬

具体来看,当前不少涂料厂商的具体“过冬”动作和准备,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降成本,控制各类费用的支出。

中小型的涂料企业和商家,现在对于员工差旅费用的报销周期拉长。特别是对于过去“可报可不报都能报销”的费用,现在则是直接不予报销。同时,降低出差的费用报销和补贴标准,包括餐费、住宿费等,从细节出发控制好每一笔费用的支出。

大中型的企业和商家,现在严控非业务部门的出差计划,要求是能不出差尽量不出;对于业务部门的费用报销也开始全面收紧,要求营销部门加管费用预算的控制,超出预算费用坚决不给予处理。

基本上,所有的涂料企业和商家,都在减少一线市场上不能直接产出和回报的投入和营销。包括新品上市发布会、媒体沟通会,能不办就不办。甚至连面对渠道商家的会议也开始严控成本。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过去商家会议餐桌都是2000元标准,现在按800元的团体餐标准。

同样品牌宣传费用的大幅度收缩,而市场营销费用则直接投向可以卖货的渠道,企业的各类产品、市场和品牌公关费用基本已经快“砍没了”。

涂饰商情:涂料经销商注意,夏天也要准备提前过冬

二是调结构,从营销体系到渠道布局。

涂料企业的营销体系与渠道布局,其核心始终围绕着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战略目标。营销体系的每一次变革,都必然有渠道布局的调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回顾往昔,众多涂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建立中国区总部,集中力量整合C端涂料营销资源,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市场统筹能力,更引领了渠道商家从单一产品线的局限中跃出,迈向全品类覆盖的广阔天地。随后,随着企业在实体店与电商领域营销一体化的深入探索,涂料渠道生态亦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代理商角色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灵活高效的理货商与代运营商模式。

步入数字化时代,大中型涂料企业的营销体系再次加速进化,品类一体化与多品牌、多品类协同的策略蔚然成风。在尊重特定品类如工业定制涂装:光伏、电池等专业化需求的同时,企业大胆尝试将更多可协同的品类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营销团队的结构也趋向灵活,一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主流,既要会谈业务,也要懂施工,还要会宣传,有效促进了市场营销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

在渠道布局层面,涂料企业始终将“用户直卖”视为终极目标,致力于打破传统多层次代理、批发模式的壁垒,推动渠道向更直接、更高效的用户服务模式转变。大型企业不仅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持续发力,更积极推动线下渠道的重构,促使代理商、运营商向直营商转型,让工厂的管理触角直接延伸至区县一级市场的零售商,构建起多品类、全品类的直卖网络。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虽渠道结构相对简洁,以线下代理商为主,但也在积极求变。过去复杂的大区管理体系逐渐被精简,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授权代理商自主经营,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三是找出路,争取各种确定性的机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涂料厂商应对寒冬最好的手段,就是寻找确定性的机会。特别是确定性的收入增长机会和空间。具体来看,涂料企业和商家聚焦于一线市场用户的分层化、分区域化,以及分周期化抢夺,已经是必然。

今年上半年,涂料企业面向员工的全员营销(任务会),还有面向供应商、周年庆的内购会,已经层出不穷。预计下半年,涂料企业和商家,面向跨界合作伙伴,产品内购会、福利会将会增加。特别是针对一些长期合作的大中型供应商,组织专门的品牌内购会;对一些跨界合作的家居、家装、修缮等,提供专门的优惠让利。

甚至还有企业和商家通过各地的人脉关系,拓展事业单位的“小单子”。以往这些几十万的修缮、翻新单子尾款不好拿,繁琐事又多,往往被企业看做鸡肋,让给当地的经销商、包工头去做,而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自己接手做,能赚一点是一点。

审视当前中国涂料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共识在业界弥漫:众多厂商均未曾预料到市场的严峻挑战与低迷态势,这种突如其来的困境让人措手不及。
但是中国涂料市场毕竟是超4000亿市场份额的超级大市场,建筑涂料约占2000亿元。这么大的市场,再低迷也会比其它市场好做的多。究其根本,乃是部分涂料企业与商家未能敏锐洞察到市场的微妙变化与转型需求。因此,那些勇于拥抱变化、主动求变的涂料厂商,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在逆境中寻得转机,实现逆境中的崛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