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艺术涂料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艺术涂料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发布时间:2024-08-02 浏览数:351
摘要:新名词、新工艺、新涂装,没有长期的检验,只有“快速研发迭代”,很难让一个企业以标准化的整套涂装方案推向市场。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艺术涂料增速势头非常快,年均增速30%以上。
踩中艺术涂料的风口,涂料行业的一些企业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
业内普遍认为,艺术涂料替代乳胶漆,替代部分瓷砖是市场的趋势,一些企业踩中了当下风口,抓紧扩大产能、开发市场,值得肯定。

艺术涂料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可以说,艺术涂料是当下五年涂料细分领域的“黄金赛道”。

01

单价快速下降

但是艺术涂料高增长的背后,是产品单价快速下降。
以某国际品牌为例,一直坚持走高端路线,艺术涂料施工价格不低于200元/平,现在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均价已经在100元/平左右。
据说是总部授意各地经销商可以降价。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毕竟涂料涂在墙上后,谁分得清是进口还是国产?
普通人也不会深究涂料品牌,好看、好用、耐用,品牌效应并没有支撑起足够的溢价。
从现在环境来看,小型涂料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新的网红涂料品类出现概率逐渐减小,且市场周期越来越短。
简而言之,许多小型涂料企业的业务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买配方、扩品类、拓宽市场范围”等扩张式竞争策略,已成为这些小型涂料企业的“致富秘密”。
100元/平的仿瓷艺术,50元/平的莱姆石,30元/平的雅晶石,只有你想不到的名词和价格,没有企业做不到产品。
新名词、新工艺、新涂装,没有长期的检验,只有“快速研发迭代”,很难让一个企业以标准化的整套涂装方案推向市场。很多新配方并没有历史的沉淀,企业和经销商信誓旦旦保证用10年、20年,可能5年后产品出了问题,没有人能为此事负责。

02

扩张品类突破瓶颈

进入2024年,涂料行业的新锐力量之一,某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其核心策略是扩大产品线、拓宽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并探索新的市场驱动力。
此前,一些涂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如某品牌,一直采用资本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以期打破近年来涂料行业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增长瓶颈。

艺术涂料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随着品类的扩张,涂料企业的经营环境再次发生变化。品牌可能易手,但产品却可能持续热销;而当品牌归于自家,产品热度却可能下降。
回顾近几年涂料行业的市场趋势及主要企业的策略,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首先,市面上的涂料品类越来越多,但产品走红却越来越难,许多涂料品类的市场寿命极短,几年后便被遗忘;其次,涂料企业的经营节奏加快,品类增多,经营难度却随之上升,很多时候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最后,尽管涂料企业都在寻求多品类扩张,但普遍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问题的根源何在?
从行业角度看,众多涂料品类在中国发展了30多年,却仍未建立起有竞争力的门槛。一方面,大量涂料产品缺乏技术门槛,往往相互“借鉴”,最终陷入价格战;另一方面,许多涂料企业在应对市场、同行和消费者的竞争时,未能建立起主动的竞争策略,更多地采用随机、投机的经营方式,追求短期回报,因此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03

扩张品类不能解决问题

在热闹的市场和明星产品的热卖背后,一大批涂料企业却持续面临痛苦与转型的无奈。这些企业的产品线和市场战略不断扩张,从最初的建筑涂料,到工业涂料、汽车涂料、木器涂料等,不断拓宽领域。
然而,这种庞大的品类阵容导致产品研发、试样生产、原材料采购及市场营销等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涂料企业来说,“增量不增收”成为常态,利润仍主要依赖少数品类。
以某知名品牌为例,其产品品类繁多,包括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木器漆、防水涂料等,细分品类众多。在电商平台上,其产品数量庞大,对企业的供应链和制造链构成巨大考验。
类似的情况在涂料行业中并不鲜见,许多企业都面临着“钱如流水般进出,却不赚钱”的窘境。
纵观涂料企业的市场动态,特别是品类扩张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点:
一是大量涂料企业都布局并拓展了众多品类,希望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以期某个品类能够突然走红。
然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了经营效率低下、成本高企、局面复杂等问题,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最终使得很多涂料企业的营收虽然增长,但利润却同比下滑。
二是很多涂料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为了增收而扩品类,为了扩品类见效益而扩大渠道、团队和费用投入,然而新品类未能上量、老品类又不赚钱。
这种局面让许多涂料企业无法摆脱困境,因为涂料品类市场变化莫测,很多企业担心错过任何一个可能走红的品类而损失业绩。
在线客服系统